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稅收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更好激發科技創新活力,護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國兩會期間,科技創新背后的“稅”力量,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心懷“國之大者”
助力“國之重器”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欲問蒼穹,先鑄重器。運載火箭性能的不斷攀升,讓航天之夢不斷照進現實。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是中國航天史上地位最重要、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導彈武器和運載火箭研制、試驗和生產基地。2022年11月29日,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將神舟十五號乘組3 位航天員精準送入預定軌道,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發射任務獲得全勝。這一年,火箭院長征二號F、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三型運載火箭六戰六捷,助力中國空間站建造;長征八號火箭創我國“一箭多星”發射最高紀錄;捷龍三號首飛和自主研制的升力式亞軌道運載器重復使用飛行試驗圓滿成功;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技術保障工作圓滿完成……
“我們能向黨和國家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離不開國家稅費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助力?!碧岬蕉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說,“高新技術企業稅率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國家稅費支持政策為我院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助力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加快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圓滿完成各項國家重大工程任務,使我國航天科技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邁入世界前列提供了堅強保障?!?/p>
操作系統是軟件魂魄、大國重器。攻克操作系統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是我國信息技術產業必須跨越的一道坎。
“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等不來的,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打破國外壟斷,建立安全、自主的操作系統意義極其重大?!比珖f委員,麒麟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麒麟軟件”)黨委書記、董事長諶志華說。
2020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整合旗下銀河麒麟與中標麒麟,發布“遨天計劃”,從此,“冰火麒麟”雙劍合璧,總部正式落戶天津?!鞍l展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打破國外壟斷?!敝R志華說,“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的背后,是包括稅收政策在內的國家優惠政策的支持給了我們十足的底氣?!?/p>
2020年至2021年,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7187萬元,2021年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額、增值稅軟件產品即征即退額累計達到億元級,形成“研發投入—產品升級—享受稅惠”的良性循環。
在稅惠政策的助力下,麒麟軟件的研發創新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領域和完善產業生態領域都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著陸火星的天問一號,使用的便是該公司旗下的銀河麒麟操作系統。2023年,銀河麒麟操作系統軟硬件生態數量突破150萬款,成為國產操作系統生態的一個新里程碑。
注入“源頭活水”
賦能“智造”升級
制造業是大國經濟的“壓艙石”,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
黨中央、國務院牢牢把握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助力實體經濟發展這一重點,持續深化稅制改革、接連推出大規模減稅降費舉措,有效緩解制造業經營壓力、助力制造業發展壯大。
廣州白云電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電器”)是國內同行業從電力輸電、變電、配電到電力治理產業鏈最豐富的企業之一。自1979年創業起步,白云電器歷經三代人、五個階段的轉型升級,探索出一條傳統裝備制造業利用“云、大、物、智、移”技術,轉型為“產品+服務”的電力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的成功之路。
“近年來,稅務部門推出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措施,扎實推進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落地落實,用真金白銀給了我們轉型升級的底氣?!闭劶凹{稅服務,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白云電器董事長胡德兆贊不絕口。
2022年,白云電器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共5500余萬元,企業所得稅相應減免 831萬元。在稅費支持政策的護航下,白云電器創新勁頭十足、成績顯著,陸續投入超5億元建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國內領先的配電設備智能化生產基地,被列為工信部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項目、廣東省第一批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項目。
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浪潮中,與白云電器一樣完成華麗蛻變的,還有方大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方大集團”)。
從做建筑幕墻起家,發展到現在擁有全球領先的地鐵屏蔽門系統、新材料、新能源、軟件和總部基地等系列產業,創新已融入方大集團的血脈。
“通過現代技術,賦能傳統產業,是我們重點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比珖舜蟠?、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表示,稅收積極助力科研投入,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智造”新顏?!胺酱蠹瘓F的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離不開深圳市政府和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毙芙鹘榻B,國家出臺的退稅減稅政策讓企業以更大力度投入創新研發,大大緩減運營壓力,“我們將退回的稅款投入新一輪研發中,讓這筆‘資金活水’發揮更大的效用?!?/p>
稅費優惠的真金白銀,為方大集團的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熊建明介紹,過去做幕墻是人海戰術,“制造”向“智造”轉型后,“以前需要十個人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個人操作,效率大大提高?!?022年12月20日,方大集團獲評第四屆“深圳質量百強企業”。如今,集團旗下已有6家“專精特新”企業。
和煦“春風”常吹
激發創新活力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稅務部門無微不至的優質服務,大大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我們有信心在交通和能源的大賽道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比珖舜蟠?,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洲所”)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表示,今后將繼續與稅務部門攜手共進,“勇攀科技高峰、搶占世界科技制高點,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更大貢獻!”
中車株洲所始創于1959年,前身是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現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一級全資子公司。多年來,中車株洲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積淀了“器件、材料、算法”三大內核技術,打造了軌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電力電子器件、汽車電驅、海工裝備、工業電氣、智軌快運系統等八大產業板塊。
得益于當地稅務部門的精細服務和減稅降費等政策紅利的釋放,中車株洲所不斷加快技術創新步伐?!肮鞠硎茉鲋刀惲舻滞硕愓?,為新產品、新技術的科技研發提供了資金保障?!碧峒岸愂照?,李東林連連點贊。
2022年,中車株洲所搶抓“雙碳”產業發展窗口機遇,依托深厚的技術底蘊,強勢進入儲能行業并快速“出圈”,在新疆、內蒙古、湖北、湖南等10多個省份或自治區中標項目超20個,裝機總量超3GWh,年度新簽訂單超40億元,躋身儲能系統商第一梯隊。
近日發布的《2022年度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研究報告》,遴選了 2022年度湖南高新技術企業綜合創新能力100強。其中,中車株洲所位列第一。
從攻克無數科技難關、一飛沖天傲視蒼穹的運載火箭,到打破國外壟斷、取得歷史性突破的國產操作系統,再到一系列代表世界先進水平、帶動產業升級轉型的科技突破……稅收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加快實施,必將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
(來源:稅務總局新媒體)